鲁西北大地上,有一位坚持弹棉花38载的内行演员,名叫王延河,本年71岁。从1986年开端购置第一台梳棉机开端,他就与弹棉花结下不解之缘。“不掺不兑,诚信运营”的理念让王延河成为出名十里八乡的弹棉郎。
王延河曾在山西从戎8年,退伍后,他决议回乡干一番事业。那时候,家园的人们只能到很远的当地去弹棉花。专心想学技能的王延河,就跟着老人们去看弹棉花,去国棉纱厂车间观赏,托人探问机器的下落。为了买机器,兜兜转转了好几个当地。
1986年,王延河在广告上看到高密市有大型梳棉机。所以,他就带着师傅去了高密,花6250元买到了人生中第一台梳棉机。由此,王延河成功兴办全镇第一家梳棉厂。那时候,6250元对王延河来讲是很大一笔钱,是他从左邻右舍借的。
“梳棉机很贵,我只能节衣缩食,渐渐往前滚,挣了钱就不断投进去。买第一台梳棉机借的钱,我攒了两年就还清了。”王延河说。设备不落后是他从始至终坚持的经商理念,1991年,王延河又跑到济南国棉六厂花了13500元买下一台英格兰产的进口梳棉机。
这些机器尽管都是其时最先进的,但随年代的开展,其坏处也暴露了出来:用工量大,耗油量较大。脑筋活络的王延河时刻不忘跟上年代的脚步。2000年今后,王延河跑到胶南,买了一台全自动梳棉机,一个人就能操作。就这样,石延河的梳棉设备前后迭代晋级了三代。
20世纪80年代,固河镇棉花栽培培育面积较大,镇上有国棉七厂。人们卖棉花,排队排好几里地。王延河坦言,那时候,家里处处堆满户家送来的棉花,机器24小时转,4个人一班,是非不停地倒班干。
那时候,家里最多招聘10多个工人,一天能收上千斤棉花,可是一个小时只能梳30斤棉花。王延河只能给来轧棉花瓤子的农户先开条,让他们先把棉花放在店里,然后依照约好时刻再来拿。
“1986年,加工一斤皮棉的工钱是一毛五;现在加工一斤,是一块多钱。当然,棉籽得留下。我珍惜机器,机器也回报了我。我盖房子的钱,孩子念书的钱,给孩子买高楼、娶媳妇的钱,都是靠我弹棉花挣出来的。”王延河说。
之所以能在固河街一干便是38年,王延河用八个字道出了他的经商诀窍:“不掺不兑,诚信运营。”38年来,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这儿弹棉花,就连禹城、平原以及高唐西部城镇的大众也来他家弹棉花。尽管现在不景气了,但进了腊月门之后,来这儿梳棉的户也不少。
当年,有个朋友劝他到济南市的八里洼邻近开厂。他却说:“假如我走了,固河的老百姓到哪里弹棉花呢?还得去外地弹。”所以,他决断抛弃了转战济南创业的主意。
王延河也是一个仁慈的人。早年间,他发现了自己的一个战友家里孩子多,日子困难,就让这位战友到自己的梳棉厂免费学习。学成之后,这位战友开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梳棉厂,一家人也走上了致富路。
谈起这辈子让自己自豪的事,王延河说,授徒20余人便是他最自豪的工作,总算没有让这个内行艺失传。那时候,学徒来学艺,他不但倾囊相授,并且管吃管住。
近年来,因棉花价格制度改革,镇上种棉花的农人渐渐的变少。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繁进了城,结婚的人少了,弹棉花的生意也比以往冷清了许多。但是,顽强的王延河仍旧在静静坚持这这份老行当:“只需有人要,我就加工,只需得动,我就不歇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