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叉车将四角各摆放一支矿泉水瓶的托盘叉起,穿过硬币巨细的挂孔取下灯笼,在狭隘的障碍物赛道上完结90度转弯,再从钢管结尾取下乒乓球……完结参赛动作的短短17分钟,关于来自北部湾港务集团的叉车司机刘立珍而言,犹如半个世纪一般绵长。
这是5月9日在广州港南沙三期码头上举办的“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工匠技能沟通营”系列活动的技能竞赛现场,竞赛分为集装箱岸桥、场桥、正面吊、拖车和叉车等五场劳动竞赛,参赛人员在规则线路内按序行进、动作连接,吊装、卸货品轻拿轻放、摆放规整,将“稳、准、快、安全、合理”的操作的进程体现得酣畅淋漓。
在正面吊项目的竞赛现场,第一次作代表参赛的东莞港务集团正面吊车司机刘国森摩拳擦掌。已有7年港口作业经验的刘国森说:“这4个柜子,平常4分钟就可以搞定了,可是现在吊机上放了水瓶,要求平稳,然后把箱子摞上去不能碰四周的杆,要求精准,10来分钟都很难搞定!”
现场在风中摇晃的灯笼道具,更是增加了随后叉车竞赛的难度,令不少参赛选手皱起了眉头。已有10多年驾龄的刘立珍在参赛前也表明十分严重:“竞赛对咱们技能的要求是精雕细镂。许多人都误以为港口工人是大老粗,其实港口许多作业都很细腻,眼要精、心要活、手要稳。”
记者现场看到,本次参赛的几名香港代表都是年岁较长的“老司机”。“10多年前,我参与竞赛的时分碰到过几名香港的拖车司机,就十分敬佩他们的专业和敬业。今日来广州参赛的香港代表也都比较年长,有一位已经是两鬓斑白了。尽管他们不熟悉左舵车,可是仍是完结得很好。”作为拖车项目“考官”的陈景荣慨叹道。